找到相关内容754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真言宗小史序(潮安王弘愿撰)

    密藏亦极其奥义,住锡天,弘通密教,世称寿七百岁。   《付法传》曰:“位登圣地,神力难思。德被五天,名薰十方。上天入地,无碍自由。”或往南天竺弘法利人,或游师子国劝接有缘,故《玄奘三藏行状》云:“南...

    王弘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255480040.html
  • 秘密曼荼罗教广付法传解题

    龙智阿阇梨耶,即龙猛菩萨付法之上足也。位登圣地,神力难思。德被五天,名熏十方。上天入地,无碍自由。或住南天竺,弘法利人;或游师子国【50】,劝接有缘。故《玄奘三藏行状》云:“南天竺磔迦国【51】庵罗林中...于持生。所受锡施,不贮一钱,即建立曼荼罗,愿之弘法利人。灌顶堂内,浮屠塔下,内外壁上,悉图绘金刚界及大悲胎藏两部大曼荼罗及一一尊曼荼罗。圣众俨然,似华藏【233】之新开;万德辉曜,还密严【234】之旧...

    冈田契昌阿阇梨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263480095.html
  • 《一函遍复》讲记(2)

    一种规范,然后“存好心、说好话、行好事”。这些话都很直白,但是很有真理性,实际上就很难做得到,但做到了就了不起。  你要“存好心”,不要存坏心。  “存好心”就是时时刻刻存利益众生的心,舍己利人的心,...

    大安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15514282348.html
  • “人间佛教”禅观修学要义

    的,“亲里眷属”或“五欲之乐”的恋世旧习,将要如何区隔?简言之,彼等将如何培养出虽“入世”却不“恋世”的能耐?这显然要有从修持而得的身心净化与堪忍力道,以为入世利人的基础。   在传统佛教修行者的...

    性广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2481283155.html
  • 观音思想的组成架构与主要特点

    慈悲只有在因缘成熟时,众生才能领受得到。因缘的成熟有两种情况,一是不知不觉中实现的,一是通过有目的的、具体的修持而获得的。前者指某个众生行善利人,或信仰佛法,积福累德,从而获得观音慈力护持,或遇到具体...

    李利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8070884653.html
  • 境由心造与心灵环保

    觉他的。故而佛教主张在完成了自度的基础上才谈得上利人、觉人与度人,这就从无我与私我的因缘和谐的角度,化解了个人与他人的利益冲突,从而在理论上与修行的实践中,为个人心灵意识提供了一份安宁与祥和。也正是从...

    李万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8071184661.html
  • 人生十问--星云大师讲述

    ldquo;勤修戒定慧,息灭贪嗔痴。”因为我们生活上有种习气,利人的事往往不肯做,但是如用“戒”的力量,就会想到宁可牺牲自己的嗜好,不去侵犯别人,因此,可见戒就可以对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论坛精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8104484884.html
  • 信仰和知识——单纯理性限制内的宗教的两个来源

    这个意大利岛上说的语言:德语、西班牙语,法语,意大利语。   5.我们离罗马不远,但是我们不复在罗马。我们在卡普里逗留两天,与外界隔绝,沉浸在罗马人和古意大利人的差异之中,这象征着能够趋向--有距离的...

    德里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383985628.html
  • 从六师外道的考证而说到般若与业力

    恒水北岸为大施会,施一切众,利人等利,亦无福报。(此说无罪福报)  (2)《涅槃经》——今有大医,名富兰那,一切知见,得自在定,毕竟修习清净梵行,常为无量无边众生演说无上涅槃之道,为诸弟子说如是法,无有...

    威音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8101087105.html
  • 袁了凡佛学思想析论

    自作自受 ,故利人即是利己,害人适足自害:“行恶得恶,如种苦种,恶自受罪,善自受福。亦各须 熟,彼不自代。习善得善,亦如种甜,自利利人,益而不费。”(注:《法句经 ?爱身品》,见《大正藏》第4册,第...

    任宜敏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8453990567.html